生熟地汤的功效与作用(古法炖煮,生熟地汤补气养生)

生熟地汤的功效与作用

生熟地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配方,以生地和熟地为主要成分,具有滋阴补肾、清热润燥的功效。生地性凉,有清热解毒、滋阴养血的作用;熟地性温,能补益肾阴、滋养肝肾。这两者的搭配使生熟地汤成为调理肾阴亏损、阴虚火旺的良方。此汤有助于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等症状,同时对女性月经不调、更年期综合症也有调理作用。其清热润燥的特性还可缓解口干舌燥、尿频等症状。然而,对于服用药物或调养身体,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,避免自行用药造成不必要的问题。在使用中药前,最好咨询中医医生的建议,以确保药物的适用性和安全性。

地黄+阿胶,这个配伍的经典临床用法

地黄与阿胶配伍,是补血养阴的经典药对。今天一起来学习这个药对的临床用法。

阿胶,味甘,性平,入肺、肝、肾经,有补血、滋阴、润肺、止血之功。

《汤液本草》曰:“阿胶益肺气,肺虚极损,咳嗽吐脓血,非阿胶不补。”

阿胶具有抗衰老作用,有显著的补血作用,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,甘平滋润,入肝补血,为补血之要药,与生地黄、熟地黄均常配伍使用,可加强补阴血之功。

01

生地黄与阿胶

二者都能补血养阴止血,生地黄偏于凉血清热,治疗阴血虚有热之证;阿胶补血之中并能益阴,偏于养血润燥,治疗阴血虚以血虚为主。

二药相配,补血之中能清热,清热之中能育阴,相互为用,有养阴血、清虚热、止血的功效,善于治疗阴血虚以血虚为主,或伴有虚热之证,尤以治疗出血而致血虚,或血虚出血,或虚热出血为佳。

常相配入滋阴养血剂,用以治疗血虚或虚热之咯血、吐血、衄血、崩漏及温热病耗伤营血的证候。

如《金匮要略》芎归胶艾汤,以该配伍和当归、白芍等同用,治疗妇人冲任虚损,崩中漏下,月水过多,淋漓不止,或半产后下血不绝,或妊娠下血,腹中疼痛者。

《温病条辨》加减复脉汤,以该配伍与麦冬、白芍等滋养阴血药相配,治疗邪热伤阴、口干舌燥、神疲、脉结代者。

治疗这些病证时,生地黄的用量往往大于阿胶,因生地黄养阴血止血的同时,兼能清虚热、活血,对于阴血不足往往多伴有虚热之病机可以全面照顾,又补血而不滞血,防止阿胶腻滞之性。

生地与阿胶用量比例可用2:1至8:1。

如在芎归胶艾汤和加减复脉汤中用量比例均为2:1

在炙甘草汤中用量比例为8:1。

此外,阿胶入肺经,长于滋阴润肺,《本草纲目》引杨士瀛之言:“凡治喘嗽,不论肺虚肺实,可下可温,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,其性和平,为肺经要药。

《本草述》曰:“阿胶,其言治喘,即治炎上之火,属阴气不守之喘。”

生地黄能清热凉血,生津润燥。二药相伍,补清并施,能养阴润肺,清热生津,常用于肺虚燥热之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,或燥热、郁热伤肺之气逆而喘,干咳无痰,鼻燥咽干,可配伍麦冬加强养肺阴之力。

治疗肺痿,可再配伍天冬、桔梗、桑白皮、柏子仁同用,如《全生指迷方》阿胶丸

治疗劳嗽,咯血吐血,可再加侧柏叶、大蓟、五味子、紫苏叶、山药、柏子仁、人参、防风同用,如《奇效良方》阿胶丸

治疗胸中郁热,肺热喘嗽,口臭喉腥,脾瘅口甘,吐血,妇人血崩,可再加薄荷、蒲黄、人参、当归、黄芪、木通、柴胡等,如《续本事方》金宅龙脑丸

该配伍组合治疗肺虚燥热或郁热伤肺之证时,因阿胶为“肺经要药”,剂量可相对增大,阿胶与生地用量比例可参考上述三方用1:1至2:1。

02

熟地黄与阿胶

两者均味甘,归肝、肾经,皆能补血滋阴,用治阴血亏虚诸证。

熟地黄性微温质润,善滋肾益精,滋阴之力大于阿胶,治一切肝肾不足、血虚阴亏精少之证。

阿胶甘平又入肺经,为血肉有情之品,长于润肺止血,补血之力胜于熟地黄,兼能润肠,善治吐血、衄血、咯血、便血及崩漏等多种出血证,阴虚心烦失眠或虚风内动,以及虚劳喘咳或阴虚燥咳、肠燥便秘。

两药均为味甘质润之品,一偏于滋阴,一偏于补血,合用滋补阴血之力尤强,常用于治疗阴血亏虚诸证。

二药又都入肝经补血,“女子以肝为先天”,合用善于补血调经安胎,常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、崩中漏下、胎动不安等经产诸疾,见有阴血亏虚者。

常配伍当归、川芎、白芍等,如治疗妇人月经不调,久不受孕之《摄生秘剖》调经种子丸、治疗胎动不安之《医学心悟》安胎饮。

此外,熟地黄入肾滋阴补肾填精,复肾主纳气之功,可用治肾虚喘咳。阿胶甘平入肺,滋阴润肺,常用治肺阴不足之喘咳。

肾主纳气,为气之根,肺主呼气,为气之主,肺肾为母子关系,肺为水上之源,肺肾生理上关系密切,相互滋生濡养,病理上互为影响,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。

熟地黄和阿胶相伍,滋肾润肺,肺肾同治,金水相生,复肺肾同司气之一呼一吸之功能,而共治肺肾阴虚之喘咳、劳嗽、咯血等。

可配伍天冬、麦冬、百合、百部等滋阴润肺止咳药同用,如《医学心悟》之月华丸;或合六味地黄汤、麦冬等同用,如治疗金水两脏受伤,咳嗽吐血之《冯氏锦囊·杂症》阿胶地黄丸

无论怎么吃都长不胖?一个妙方:补阴汤,可补肾阴,能全身补养

一个朋友瘦出了标准之外,无论怎么吃都不长胖。旁人见到它,不是羡慕她苗条,而是一句关切的话:多吃点吧。

中医名言:瘦人多火。这个火,一般是指阴虚导致的虚火旺。火太旺了,体液便容易被蒸发,形成火有余,水不足的局面。

火多则热,水少则干,所以朋友整个人不仅干瘦干瘦,有时候还咽喉疼痛口干舌燥,甚至手足心热等。

清代名医陈士铎所著《石室秘录》卷三:补阴汤,正是治瘦人火有余,水不足的对症之方。

组成:

熟地,元参,生地,麦冬,白芍,丹皮,沙参,地骨皮,天门冬,陈皮。(

此方既名补阴汤,当然是补阴虚。阴虚是多个脏器系统组织的病变,常见的有肺阴虚证、心阴虚证、胃阴虚证、脾阴虚证、肝阴虚证、肾阴虚证等。

表现有低热、手足心热、午后潮热、盗汗、口燥咽干、心烦失眠、头晕耳鸣、舌红少苔,脉细而跳动频繁等。

此方滋阴降火,润燥泄热。配伍上有个特色:多味药两两相配出奇效,比如熟地配生地,麦冬配天冬,丹皮配地骨皮。

第一组:生地和熟地合用,不仅补肝肾,还滋阴生津,补血润燥。

生地、熟地虽同是地黄,但炮制方法不同,药性有差别。生地性寒味甘,活跃于心肝肾经。因心主火,火有余易灼伤血脉,导致阴虚血热。所以用生地凉血清热,达成养阴生津增体液之效。

由生地制成的熟地,药性变微温,加之味甘补益,归肝肾经,能补肝血生津液,治一切肝肾阴亏,虚损百病,为壮水之主药。

二者合体,不仅能滋阴生津,补血润燥。还具有了一清一补的扶正祛邪,强身健体之效。

生地熟地可带上一个小弟:元参。

元参咸寒,润而多汁液,滋阴降火解毒效佳,连体内无根浮游之火也可除。其滋养肾阴的功效,与地黄相近,故常配合同用,辅助地黄多生肾水。

第二组:天冬麦冬担何重任?

补阴,当然要补肾。“肾为气之根”,肾好则肺在呼吸时有力量,肾不好,则肺在呼吸时就呼多吸少,伴有喘粗气的现象。同理,人体如果肺部的宣发或肃降功能失调,必然影响到肾脏功能。

医祖岐伯说:肺生肾,而肾能生肺,昼夜之间,肺肾之气实,彼此往来两相通,两相益也。故肺肾之气足,则可固本培元,生精添髓,壮筋健骨,蹦蹦跳跳有活力。

天冬和麦冬不仅补肺养肾,还生津增液,降燥除火。

天冬滋阴清热力量较强,性味甘寒,微苦。上清肺热而润燥,下滋肾阴而降火。但更擅长养肺阴。阴虚发热用它非常适合。

麦冬味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胃肺心经,胃阴肺阴都能养,但养阴润肺的功能更不可小视。有生津解渴、润肺止咳,止喉病咽痛之效。

二味合体,是生津增液、滋阴润燥的代表。

天冬麦冬可带上一个小弟:沙参。

沙参味甘,微苦,性微寒。养阴清热,润肺化痰,益胃生津。可助麦冬天冬清养肺胃,生津润燥。

第三组:牡丹皮地骨皮担何重任?

人体阴虚主要是肾阴不足,肾阴不足可导致水不克火。心主火,所以此症心火倍加旺盛,心又主血脉,心火旺盛会灼烧血脉,导致阴虚血热。前述生地凉血清热,牡丹皮地骨皮再添加助力。

牡丹皮,入心肝则清热凉血,入肝肾则泻火存阴。气息芳香,苦燥微寒,可将血中的热清掉,将血中欲燃不燃的火灭掉。

还能将血中的瘀散掉。故对血热炽盛、肝肾火旺及瘀血阻滞等症,都为要药。可避免血瘀导致气滞,气滞形成上火。

地骨皮甘寒清润,入肺肝肾经。入肺“清降肺中伏火”而治肺热咳嗽,入肝血清热,凉血止血。入肾走骨,“凉骨中之髓,去骨中之热”,为治阴虚骨蒸潮热之良品。

二味合用,助生地将清热凉血拉上一个台阶。

最后两味佳药:白芍、陈皮。

白芍养血敛阴,柔肝止痛,既能助地骨皮、丹皮防肝阳上亢引起耳鸣眩晕等,又可助熟地补血养肝,还可助生地滋阴养血。就像球场上的捡球员,在滋阴降火,润燥补血的赛场上哪里需要赶往哪里。

陈皮辛温苦。不仅入脾经,更养胃入胃经、养肺入肺经。

温能养脾行气,辛能醒脾,苦能健脾泄水。是治脾胃病的佳药,更是理气开胃的要药。可调诸药之滋腻。

古代大医李东垣曰:人以脾胃为主,而治病以调气为先,如欲调气健脾,橘皮之功居其首焉。

上药合用,不仅补肾阴,更可令心肝脾肺之阴均得补,水多于火,阴多于阳,补阴之功得以达成。相关手足心热、盗汗、口燥咽干、头晕耳鸣等症状亦得去除。

将症状消除,消瘦的身体也得补养。朋友期待:用此方长点肉肉吧!

一个提醒: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,文章所提供的方子,宜根据情况加减,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。